最高效能的 Arm Cortex-R 處理器驅動運算型儲存的未來

September 04, 2020

新闻重点:

  • Arm Cortex-R82 是效能最高的 Cortex-R 處理器,支援 64 位元並具備 Linux 作業系統能力
  • 即时处理器可就近在数据储存的位置进行处理,是次世代公司与运算型储存的解决方案
  • 利用廣泛的 Arm Linux 與伺服器生態系,結合效能更高與存取更多的記憶體

物联网數據量預計在 2025 年將超過 79 ZB1 ,但数据真正的价值来自於分析之"后产生的洞见。我们越能在接近数据生成的位置处理这些洞见越好,原因是安全性、延迟性与能源效率都能提升。运算型储存已经崛起,成為数据储存拼图关键的一部份,因為它把运算力直接放在储存装置上,让公司安全、快速并轻鬆地存取重要资讯。

Arm 在數據儲存方面的專業與經驗,使其在應對市場持續變化的需求時處於更優勢的地位。有鑑於 85% 的硬碟控制器與固態硬碟控制器都是以 Arm 為基礎架构,Arm 已是數十億個儲存裝置信任的夥伴。今天宣布推出的 Arm Cortex-R82,是 Arm 第一個 64 位元、具備 Linux 作業系統能力的 Cortex-R 處理器,設計用意在於加速次世代企業與運算型儲存解決方案的發展與部署。

在数据储存的位置产生洞见
讓處理更靠近數據,需要更高的效能。依據作業負載的不同,全新的 Arm Cortex-R82 與之"前世代的 Cortex-R 相比,最高可以提供 2 倍的效能提升。這能讓儲存應用以較低的延遲,運行如機器學習等全新作業負載,並可選用 Arm Neon 技術提供額外的加速。Cortex-R82 本身為 64 位元架构,最高可以存取 1TB 的 DRAM,供儲存應用進行先進的數據處理。

儲存控制器傳統上運行裸機 / RTOS 作業負載以儲存及存取數據;不過,Cortex-R82 選用的記憶體管理單元(MMU),可讓頻繁的作業系統在儲存控制器上直接運行,並為全新的及改善的應用,創造消費者與企業都可獲益的機會。

為各式应用创造价值
在儲存數據的位置直接進行處理,可為物联网、機器學習與終端運算等應用,開啟龐大的機會。這一點在可預見的儲存使用場景中相當關鍵,例如數據庫加速,因為它意味著不會有大型檔案的移動,安全性與隱私得以提升,數據可以有效率地轉檔或編碼以利串流進行影像處理,並且在必要情況下採用不同的位元率與解析度。而它對於例如交通運輸等應用,也越來越為重要。例如,現代的飛機每天能產生數個 TB 的飛行數據,通常這些數據會被卸載後再進行分析。運算型儲存提供航空公司在硬碟上即時分析這些數據的能力,因此當飛機降落後,他們可以在 30 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確保下一個航班的安全,為乘客進行更快的整備,帶來更高的安全性。

弹性是最重要的关键
隨著儲存市場演化,合作伙伴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彈性。Cortex-R82 處理器的全新功能,給予合作伙伴設計出最多八核的多核心實作可能性,並可依據外部軟體需求,調整在儲存控制器上運行的作業負載類型。例如,停車場會固定使用視訊監控來辨識車牌資訊,以供後續收費使用。停車場白天會搜集車輛的車牌數據,用多核來進行密集儲存。到了晚上,這些核心會用來處理收費的數據,並依需求進行調整以執行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由於儲存控制器為了應對不同的市場,且功能變得越來越多元,Cortex-R82 因此推出一個極度彈性的架构,同時降低成本並縮短上市時間。

讓开发人员更快著手
為了開發這些未來使用場景所需的系統單晶片,Arm 的合作伙伴要能取用簡便且合乎成本效應的技術。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確認軟體可以發揮作用。Arm 為合作伙伴研究可以降低複雜性與成本的方法,這也是為何 Cortex-R82 需要利用 Arm Linux 與伺服器生態系力量的原因。運行 Linux 的能力,為开发人员帶來一整套全新的軟體工具與技術,例如 Docker 與 Kubernetes,讓他們可以用在儲存應用上,並提供加速的實作方法。同時,Cortex-R82 也利用 Arm 在安全方面的基礎,並與Arm TrustZone 相容,確保儲存控制器韌體可以與 Linux 或其它的即時工作量間隔開來。

在一個充斥數十億個連網裝置的世界,數據處理不能夠只在雲端進行。Cortex-R82 的推出將協助確保企業能夠因數據產生洞見,更有效率且更安全地從他們未來的物联网部署中,獲得最多的價值。



--完--



關於 Arm

Arm 是業界效能最高且最節能的運算平台,其無可比擬的應用範疇觸及全球所有連網使用者。為因應全球對運算永無止境的需求,Arm 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使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得以釋放前所未有的 AI 體驗與功能。透過與全球最大的運算生態系及 2,000 萬名軟體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們正在 Arm 平台上建構 AI 的未來。


所有資訊都「依目前情況」提供,且並不帶保證或代表性。此文件可以自由分享,但不得修改且必須註明出處。Arm 是 51本色(或其子公司與附屬機構)的註册商标。所有品牌或产物名稱均為所屬公司之"財產。© 1995-2025 51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