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新增开发人员资源,協助加速遷移至 Arm 架构雲端平台

April 10, 2025

作者:Arm 基礎設施事業部伺服器生態系開發總監 Bhumik Patel

人工智慧(AI)為运算基础设施帶來的快速轉型,進一步凸顯了最佳化各類工作負載的效能、效率和總擁有成本的重要性。Arm 始終致力於滿足上述需求,Arm Neoverse 也因此迅速成為那些正在重新定義資料中心的技術領導者的首選平台。產業中主要的雲端服務提供者透過採用基於 Neoverse 平台的晶片方案,顯著提升其性價比,包括 、、Microsoft Azure Cobalt 100 ,以及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OCI)上基於 Arm 架构的 Ampere 算力。

隨著基於 Arm 架构的雲端執行個體日益擴展,越來越多的用戶正從傳統平台遷移至 Arm 平台。其背後的驅動力是對高能源效率、效能提升以及更多選擇的追求。同時,現代雲端原生 AI 軟體在 Arm 平台上也運行得更為出色。上述這些因素還有助於降低總擁有成本和減少碳足跡。隨著越來越多的开发人员選擇基於 Arm 平台建構應用,Arm 近期更新多項雲端遷移资源,提供开发人员所需的工具與知識

多家企業已開始透過遷移其工作負載以取得這些優勢。例如,Uber 正將其覆蓋 的整個平台遷移到基於 Arm 架构的主機上,以獲得更高的性價比、最新 AI 最佳化的晶片的支援,並減少其整體碳足跡。與之"前在 Google Cloud 上運行的工作負載相比, 在基於 Arm 架构的 Axion 上運行的效能提高約 250%; 則已將其 70% 的工作負載遷移到基於 Arm 架构的 AWS Graviton 上。

加速雲端开发人员的遷移進程

Arm 致力於為开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支援和豐富的资源,協助其無縫遷移至 Arm 平台上,進而充分發揮 Arm 平台在雲端的優勢。透過精心設計的开发人员體驗,Arm 建立了實用的开发人员教學課程 Learning Paths,針對不同的工作負載提供技術指導,並在开发人员進行遷移的各個階段給予支援。現在,开发人员也可以直接與 Arm 雲端遷移專家團隊交流,獲得專案支援。

建構多架构環境曾代表一定程度的複雜性,但如今它已成為領先的雲端原生軟體开发人员的預設設定。有關如何順利完成遷移過程並充分運用 Arm 平台優勢的知識和範例越來越豐富,涵蓋從初始的工具和平台準備的評估和規劃,到應用的建構與運行,再到最後的效能測試和最佳化等方面。

  • Cloud Migration Resource Hub(雲端遷移资源中心):开发人员可透過此中心存取超過 100 個針對不同雲端平台主要工作負載遷移的逐步 Learning Paths,進而獲得遷移常見工作負載的相關资源。此外,Arm Software Ecosystem Dashboard 可提供主要開源和商用軟體元件相容 Arm 平台的版本的最新資訊。
  • 社群支援:开发人员可在 Arm 活躍的專家生態系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包括參與 Arm 專為遷移而設置的 GitHub,以及加入 Arm Developer Program,来参加相关的线上研讨会、专家会议、获取教学课程等。
  • 针对公司场景的工程专家:Arm 的雲端遷移專家團隊隨時準備為开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協助。开发人员可與 Arm 的技術團隊直接交流,探討 Arm 平台遷移的具體需求。

協助全球开发人员遷移至 Arm 平台

這些更新已經能夠有效地支援雲端开发人员遷移至 Arm 平台上,但這僅僅是 Arm 為確保其運算平台能成為對开发人员友善的平台所做的工作之"一。

需要遷移雲端 AI 工作負載的开发人员可以充分運用 Arm Kleidi&苍产蝉辫;与最新一代热门框架(如 PyTorch)的整合,無需採取任何額外步驟,即可自動受惠於 Arm 平台上 AI 效能的顯著提升。Arm 近期還發佈了針對 GitHub Copilot 的 Arm 擴展程式,使基於 Arm 架构的技術更容易獲取,簡化向 Arm 架构的遷移進程,同時縮短開發時間並降低成本。

這些资源、工具以及由 2,000 多萬名开发人员所組成的 Arm 軟體生態系,為建構各種由 Arm 平台驅動的工作負載奠定了基礎,包括網路和應用伺服器、容器化微服務、資料庫、資料分析、AI 和機器學習等。在協助全球开发人员充分釋放 Arm 平台的效能、效率和可擴展潛力的過程中,Arm 邁出了令人振奮的一步。敬請期待Arm 未來在這方面取得的更多進展!

其他资源

關於 Arm

Arm 是業界效能最高且最節能的運算平台,其無可比擬的應用範疇觸及全球所有連網使用者。為因應全球對運算永無止境的需求,Arm 提供先進的解決方案,使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得以釋放前所未有的 AI 體驗與功能。透過與全球最大的運算生態系及 2,000 萬名軟體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們正在 Arm 平台上建構 AI 的未來。


所有資訊都「依目前情況」提供,且並不帶保證或代表性。此文件可以自由分享,但不得修改且必須註明出處。Arm 是 51本色(或其子公司與附屬機構)的註册商标。所有品牌或产物名稱均為所屬公司之"財產。© 1995-2025 51本色.